考生范进学籍为何在广东——《儒林外史》散记
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的开头我能够背诵:

话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乡村,叫做薛家集。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,都是务农为业。村口一个观音庵,殿宇三间之外,另还有十几间空房子,后门临着水次。

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,兖州府是京杭大运河的埠口。故事从兖州写起,是尊崇儒家文化,是要布开故事的网络。小说家除非完全虚构乌有之乡或者不存在的地名,若从“现实的”地名写起,不能一下笔就是无名小镇吧。

小说第三回,考生范进是广东番禺人,一下子写到了我国的南疆。从兖州到南疆番禺,跨度很大。不过,范进的身上完全没有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气质——这是玩笑话。

我一直在想:小说为什么要写“苗蛮”的问题——苗族对中央政府的反叛及被平定?苗族在湘西和贵州一带,若从空间的角度,这是小说《儒林外史》的最西端和西南端。

关于北方,小说的重要人物匡超人吹牛:

弟选的文章,每一回出,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,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和北直(隶)的客人,都争着买

北直(隶)的纬度比山东兖州再往北一点点,且只出现在人物的语言中。

至于东方,全书没有和海域相关的故事。以上是对《儒林外史》这部小说“四至”问题的简单分析。范进为何放在广东呢?小说的第三回写起了广东,其功能是让读者深刻感受到《儒林外史》这部书所包含故事的代表性。“外史”也是“史”,从汉代的《史记》算起,“史”是有全局性的,《史记》连中亚的“大宛(列传)”都包括了,《儒林外史》的第二回、第三回的故事分别设在山东兖州和广东番禺,是一种精心的安排。

还需要注意,小说第一回的故事主要在浙江,而第一回的主要人物王冕居然去过一次山东:

王冕一路风餐露宿,九十里大站,七十里小站,一径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。这山东虽是近北省分,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,房舍稠密。

这可以视作对“儒家文化发祥地”的重视。王冕“上山东”,可以算作对第二回的人物“在山东”踩点吧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藤条部落 » 考生范进学籍为何在广东——《儒林外史》散记


深夜美绣视频
已添加在线视频资源,免费欣赏